百度 更多场所将实现免费开放 意见提出,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,推动博物馆、纪念馆、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、美术馆、公共图书馆、文化馆、科技馆等免费开放。
夏季儿童溺水风险升高。记者采访了解到,儿童溺水获救后,不少家长见孩子能哭、能说话就觉得没事了,实则存在极大安全风险。医生提醒,溺水后要及时送医检查,防止出现迟发性肺水肿。
“迟发性肺水肿是溺水后遗症的一种。”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亮说,溺水时水会刺激肺里的小气管,就像海绵被脏水浸过,过几个小时,小气管会慢慢肿起来,堵住空气进出,导致迟发性肺水肿。该病症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咳嗽、胸痛、呼吸急促、口唇发绀,严重时有粉红色泡沫痰、高热、意识障碍等危重表现。
“千万要绷紧安全这根弦,家长在孩子获救后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,降低溺水后遗症的发生。”张亮说。
医生提醒,暑期儿童戏水,家长应谨防溺水后遗症。(图片由AI生成)
同时,急诊医生也提示,儿童溺水后,抢救的“黄金4分钟”至关重要,切忌实施“倒挂”控水,这不仅会耽误恢复通气的宝贵时间,还会增加吸入呕吐物导致二次窒息的风险。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头朝下,用手指清除其口、鼻中的污物,如果呼吸、心跳微弱,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,同时进行心肺复苏按压。
炎炎夏日,游泳池、小河边,甚至小区的喷泉边,都可能是儿童溺水的高危区域。专业人士提醒,儿童溺水风险远高于成人,一旦出现溺水,身体各系统损伤风险显著高于成人,家长在暑期应做好未成年人玩耍戏水的安全措施和全程监护。(记者邹欣媛)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王頔】